昨天結束幼稚園第一天試讀時,跟老師聊了一下狀況

兩、三位老師都認為yamyam的情緒反應正常、甚至算是還不錯的

但也提醒我,通常嚴重的狀況會出現在第二天以後,第三~五天會最嚴重

老師們要我在家裡多幫他心理建設,多聊一些上學的正面結果

千萬不要讓孩子發現媽咪心裡的擔憂

 

於是今天一早,我也給自己心理建設,笑咪咪地為yamyam著裝

yamyam看著穿戴整齊的我,又為他穿上外出服

天真無邪地問:「為什麼要換衣服?」

我心裡一驚,卻鎮靜地回答:「因為要陪yamyam去上學啊」

yamyam立刻眼裡充滿淚水:「yamyam不想去幼稚園,yamyam要跟媽咪在一起」

我忍著鼻酸說:「媽咪要去上班啊,yamyam長大了,所以要去上學啊,鄰居祥祥哥哥和姊姊也都是長大了就去上學了啊」

yamyam:「媽咪不要去上班,媽咪要陪yamyam

我:「媽咪不去上班,會被老闆罵喔」

yamyam:「媽咪不要上班,媽咪要陪yamyam,老闆就不會罵了」

跟他說了一會兒道理,終於讓他願意去幼稚園。

 

阿公開車載我們到幼稚園門口,昨天陪伴yam的雅蕙老師立刻牽起yam的手

我看見yam願意被雅蕙老師牽進幼稚園,心裡正覺得放心

yam卻在轉角突然回頭尋找我,我在主任的示意下,不敢跟進去

只能遠遠望著因為找不到我而放聲大哭的yam,被雅蕙老師一把抱起,走上二樓教室

耳裡傳來yam大聲哭喊「我要媽咪、我要媽咪」的聲音

我不爭氣的眼淚又奪眶而出

園長在我身後,雙手親拍我的肩膀,安慰我

「媽咪自己要先開心送他來,寶貝才會開心來上學喔」

這句話重重的打擊了我!

 

是啊,其實我真的並不開心送他來上學吧

畢竟他還不到三歲啊

 

我望著監視器裡的yam,拼了命想掙脫老師的懷抱,往教室外面衝的模樣

我的心真的痛死了!

我幾乎就要對站在身後的園長說「今天就算了,好嗎?看他哭成那樣

 

正是孩子們到班的時間,一位媽咪看見我的情況,也出聲安慰我

「這是正常的啦,一個星期左右就好了」

我心裡卻冒出很多問號「真的只要一個星期嗎?」

 

等我的情緒比較恢復後,我才有辦法跟主任溝通

畢竟我查了一些資料,如果要克服「分離焦慮」

應該是要慢慢講道理,讓孩子瞭解,並跟孩子約定好接他的時間

要抱抱他、親親他再說再見

但主任卻要我用這麼強硬直接的方式跟yam分開

這讓我很不解,是否跟其他專家的建議背道而馳呢?

 

主任的意思是,跟其他孩子比,yam是非常明顯依附很深的孩子

(依附:也是心理學名詞)

而且依附對象很單一,就是媽咪

再加上他是很慢熱的孩子,不像一般孩子能很快地融入兒童圈中嬉戲

所以,她們的處理方式就會採用如此「迅速」的分離方式

 

經過她的解釋,我能夠配合的,只剩下在yamyam放聲大哭時

還是得耐住性子,相信她們,頭也不回地離開

 

誠如昨天老師提醒我的,yamyam今天的情緒果然比較難平復

昨天約莫0920,他已經平靜下來,並坐著參與課程

今天卻直到1000,他還是不願意坐下,只是不停黏在雅蕙老師身邊

園長陪著我看監視器,告訴我,這是要讓yam習慣在幼稚園裡有熟悉的人

也就是要他把依附行為,從媽咪擴展到雅蕙老師身上

我看他沒有再哭泣的樣子,也就稍微安心,決定回家去了。

 

離開幼稚園沒多久,我娘打電話來,問我yamyam上學的情況

我娘一開口就刺中我的要害,讓我站在馬路邊,哭著說

「他在樓上哭,我在樓下哭」然後就哭得沒辦法說話了

我娘竟然哈哈大笑,還罵我是「神經病」

 

唉唷,我就控制不了咩我也不想在大庭廣眾下哭啊

 

下午一點,我打電話去幼稚園

老師告訴我「yam狀況很ok啊,偶而想到會唉幾聲『我要找媽咪』,但媽咪走了之後都沒有再哭了,只是有點愛講話,不管做什麼,嘴巴都唸唸有詞」

這真讓我哭笑不得

我以為,心情不好就會不想講話

老師說「這表示他已經慢慢適應幼稚園了」

 

下午去接他放學,跟幾位貼身照顧他的老師聊

一律都有「很會講話,也很愛講話的評語」

老師們也都認為他這樣的狀況還不錯

難道,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他的狀況不好嗎?

我只能選擇相信幼教老師的專業囉

 

離開幼稚園,我們慢慢散步回家

yam看見馬路上的車子就很興奮

但對於我問他有關幼稚園的事情卻一律選擇性失聰、失憶

 

晚餐後,接到幼稚園老師電話告知這兩天她們的觀察情形

我也把他在家產生的退化行為一併詢問

(退化:也是心理學名詞)

老師希望這幾天,家人能用更寬容的心對待他

畢竟他的世界正處於一種很大的變化

希望家人能在不嚴重違反常規時,盡量順著他

再慢慢替他建立起新的規範

 

加油!這是對我自己的喊話

 

但是,老公,拜託,換你帶他去上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珍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